退休金加上老農津貼,30歲農民繳35年將可月領3.7萬退休金
已更新:2021年3月26日
根據農委會設算條件,若以基本工資2萬4000元每月提撥10%農民儲金,再加上政府相對提撥,還有日後的老農津貼,若40歲起提繳、提繳25年,最多可月領2.4萬元;30歲起提繳35年的農民則可月領3.7萬元。

陳吉仲指出,農退儲金開辦是農業的一項里程碑,除健全農民社會安全制度,提高農民年老後的經濟生活保障,還可藉此鼓勵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,調整農業勞動力結構。只要未滿65歲、實際從農的農保被保險人都可參加農退儲金,但前提是未領取相關社會保險老年給付。
陳吉仲表示,農退儲金不是年金,屬自願參加性質,提繳的農民會有專屬個人專戶,最重要的是,農退儲金是相對提撥制,農民依照勞動部公告基本工資乘以提繳比率,提繳比率為1到10%,政府再相對提撥一樣金額,若農民當年收成不好,每年的5月、11月還有調整提繳比率的機會。

以明年基本工資2萬4000元的10%計算,農民每月提撥2400元,政府也相對提撥2400元,等於政府一年下來相對提撥2萬8800元。陳吉仲說,日後加上老農津貼,相信未來10、20年後就可看出制度對農民生活的保障,吸引更多人從農。
農委會說,依目前老農津貼每月7550元,每4年依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1次的設算條件,加上農退儲金設算條件(每月基本工資24000元、每年平均調升2%、基金收益3%、平均餘命20年、及農民提繳10%),若從40歲起提繳農退儲金,提繳25年,最多可月領2.4萬元;30歲提繳35年的農民則可月領3.7萬元。
農委會農保辦公室執行秘書王東良補充,農委會明年編列16億預算,作為相對提撥支出。目前有105萬人保農保,其中65歲以下的農民約45萬人,其中估計50歲至65歲農民自提率10%、50歲以下農民自提意願較高有20%,推估明年可望有6萬人加入農退儲金。
農委會說明,農民欲參加農退儲金,應填具申請書,親自向農會提出申請,應攜帶文件包括國民身分證影本、農民在農會信用部以本人名義委託代繳農退儲金的約定證明(如農會未設信用部則在郵局辦理)。此外,如果農保資格有疑義,須辦理農保資格補正時,依規定則須檢具其他相關文件。
新聞來源:聯合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