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人未普遍打疫苗!湧賣場搶購有染疫風險 消基會提3點呼籲

更新時間: 2021/06/18 12:00
國內疫情嚴峻,防疫持續維持三級警戒,民眾不時大量進入賣場搶購食材物資,但國人尚未普遍接種疫苗前,阻斷人群接觸帶來的病毒傳播,仍是防疫的必要手段,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參考英國指引,向業者提出3點呼籲:人流與動線管控、特闢敬老時段減低感染風險、向消費者宣導避免對商品做不必要的觸摸。
消費者報導雜誌副社長張琬萍表示,去年3月歐洲疫情大爆發,英國進行首次封城,下令酒吧、健身房等非必要民生用品商家關閉,針對食品零售商等必要性民生店家,頒布「COVID-19疫情間營業安全指引」,如台灣正在施行的人流上限管制外,也建議業者進行賣場內外的動線管理、宣導避免不必要的觸摸商品、照顧身障者移動空間需求、開闢敬老時段等更為細緻化的防疫措施。
消基會呼籲政府參考上述國外模式,制定全方位的賣場防疫措施,包含:
一、進行人流與動線管控,建議業者可透過官網或手機APP,提供即時的賣場人數資訊,協助消費者避開尖峰時段,達分流效果,另針對賣場易形成的人潮熱區,例如生鮮食材、肉品專區、結帳櫃台等處,視情況滾動調整動線,減少人潮堵塞,如採排隊管理或單向動線等方式。
二、為降低高齡年長者的染疫風險,建議可仿傚英國及美國賣場的人性化安排,每周擇一特定日期或提早營業時間,提供60歲以上的高齡年長者、孕婦進場購物,讓風險較大的族群,能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完成必要購物。
三、建議業者宣導顧客瀏覽購物時,若無必要切勿觸摸商品外,也因減少或暫停某些顧客服務,如員工幫顧客搬運重物,降低員工與顧客過多接觸的傳染風險。
消費者報導雜誌社長陳雅萍補充,賣場應有足夠的人力去落實上述這些措施,目前一些大型賣場購物輸送帶都是顧客一個接一個結帳,都應該消毒,也因增設自助結帳櫃檯,減少人際接觸並提供充足的酒精消毒設備。
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秘書長徐則鈺呼籲,消費者出門前預先擬定採購清單,在最短時間完成目標性購買,捨去貨架前比價或揀選的購物習慣。
(陳怡文/台北報導)
新聞來源:蘋果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