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喘送急診,血氧僅剩35%…呼吸數等3方法看自己是否「快樂缺氧」

新聞中心蔡經謙
【早安健康/蔡經謙報導】近期台灣開始出現不少「快樂缺氧」的案例。日前一名急診室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,有一名婦人從檢疫所被緊急送到急診室,起先不知道自己的血氧數值很低,等到開始覺得呼吸困難、喘不過氣時,早已症狀嚴重。明明意識清晰,甚至能通電話,但血氧就是拉不上來。在面臨插管與否的抉擇時,兒子先是告訴醫生不想讓母親受苦,最後選擇和母親通電話。而這通電話,或許也是彼此間最後的一通電話。
而日本也曾因國會議員羽田雄一郎突然死去,引起日本國內廣泛關注快樂缺氧的問題。究竟快樂的缺氧是什麼樣的症狀,能在不知不覺間奪走人的性命呢?
什麼是快樂的缺氧(Happy Hypoxia)/沉默的缺氧(Silent Hypoxia)?
根據日媒「產經新聞」報導,新冠病毒確診者在自家療養時死亡的案例相繼發生。症狀多是無症狀或是輕症,再突然變得重症化。最需要注意的,便是稱為「快樂缺氧」(Happy Hypoxia)的病症。
埼玉醫科大學綜合醫療中心教授岡秀昭表示,本來若有氧氣不足情形的話,會出現有如百米全力衝刺後般,呼吸速度加快、呼吸困難的狀況。但是,感染新冠病毒的話,卻不常出現明顯的症狀。
東海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高度救命救急中心所長守田誠司表示,因氧氣不足而重症化的病患說著「沒關係,沒關係」的案例很多。若進入「快樂缺氧」的狀態,病患會出現強烈的幸福感及亢奮(Euphoria),在不覺得呼吸困難的情況下進入缺氧狀態,有致死的可能性。
守田誠司表示指出,一般人血氧95%以上為正常,不足95%則是略微氧氣不足的狀態,若不到90%,則相當危險。
日本麻醉科醫師筒井富美則表示,因為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緣故,快樂缺氧的患者即使已進入血氧濃度僅為70%~80%的重度缺氧狀態,也不會感到呼吸困難。因此發現重症化時往往太遲。
至於發生這個怪異病況的原因究竟為何,仁愛醫療財團法人總顧問詹廖明義表示,目前並不非常了解,但可能與肺部血栓,血流異常及病毒侵犯到頸動脈體(Carotid Body)有關。
早一步察覺快樂缺氧/沉默缺氧,是救命的第一步
印度Jawaharlal Nehru大學醫學院副教授Rajkamal Choudhry表示,約有30%需要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有沉默缺氧的症狀。那麼,我們該怎麼在沒有感覺身體不適的情況下,盡早判斷身體內的氧氣濃度可能已經不足了呢?
從病人外觀分辨
外媒「DNA India」報導指出,若確診covid-19病患有快樂缺氧的症狀,他們可能嘴唇顏色會轉藍,皮膚也會變色成紅色或紫色調。或是在沒有進行辛苦勞力工作的情況下開始大量流汗,都有可能是快樂缺氧的徵兆。
測量呼吸數
根據日本在宅醫療聯合學會推出的<在居家醫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對應Q&A第三版>表示,在家療養的輕症/無症狀患者,除了需要有看護人員常常電話訪問外,為了避免快樂缺氧的狀況,也必須進行呼吸數測量。
看護師山田華乃子(暫譯)指出,正常一分鐘的呼吸次數為12~18次,若一分鐘呼吸超過25次以上,就是因呼吸狀態不安定,供給身體的氧氣不足了。
使用血氧機/血氧儀測量
除了上述的方法能判別血氧不足外,使用血氧機進行測量可以說是最簡便的測量方式。守田誠司、筒井冨美等日本專家也都同意使用血氧機測量的重要性。於美國新罕布夏州執業的急診醫師Richard Levitan也建議,所有新冠病毒確診陽性的患者,都應監測2周的血氧。
不過,雖然使用血氧機確實可以幫助監控病情,但美國猶太健康醫院(National Jewish Health)重症醫學科主任、胸腔科醫師威廉詹森(William Janssen)表示,由於covid19的疫情讓大家都十分緊張,病患有可能因為擔心疫情,因而不敢進入醫療院所,造成誤判。因此分析結果仍應該要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。
文章來源:早安!健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