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斷供稀土 西方怎麼辦?

發表時間: 22/06/2021 - 19:43 作者:古莉
中國倘若明天對美歐製造電動汽車、風力渦輪機和無人機所需的礦物切斷供應,西方怎麼辦?
廣告 法新社的電稿說,中美歐三方在經濟和地緣政治頻繁摩擦之際,華盛頓和布魯塞爾都希望通過重新投資“稀土”市場來避免中國斷供導致稀土短缺的情況發生,這17種具有獨特性質的稀土礦物,今天主要在中國開採和提煉。 其中的一些,諸如釹、鐠、鏑,對風力發電和電動汽車等未來工業所需的磁鐵至關重要。其他種類的稀土則有更多傳統用途,比如用於玻璃拋光的鈰和用於汽車催化劑或光學鏡片的鑭。還有,智能手機、電腦屏幕或望遠鏡的鏡片也需要它們。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,2019年,美國80%的稀土來自中國。2020年9月,歐盟委員會的一份報告說,歐盟進口的稀土有98%來自中國。這種高度依賴中國稀土的狀況,在能源轉型過程中,足以給歐美敲響警鐘。
需求快速增加
位於華盛頓的國際戰略研究中心(CSIS)的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項目高級研究員簡·中野(Jane Nakano)告訴法新社:"預期與綠色技術相關的礦物需求的快速增長使他們面臨壓力,需要審視自己的脆弱性並採取行動",不論是稀土或其他戰略原料都是如此。
在美國總統喬-拜登於2月公布了一項行政命令,要求審查被認為是"必需物品"的供應鏈。美國參議院於6月8日通過了一項文本,將“關鍵”的礦物開採放在了首位。
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薩米拉-法茲里(Sameera Fazili)當天談到稀土和鋰時表示,華盛頓希望"提高開採和精鍊數量"。
法新社說,現在美國將希望寄託在加利福尼亞的芒廷帕斯礦(Mountain Pass)之上。該礦曾是世界稀土業的巨頭之一,但後來芒廷帕斯礦受到中國稀土礦崛起的衝擊。因中國的同行有大量的補貼與更寬鬆的採礦環保規定。
在中國壟斷稀土供應的局面下,美國稀土公司MP Materials在2017年重新啟動了芒廷帕斯稀土礦。該公司意圖成為美國重新征服的象徵,並把賭注押在其稀土的濃度之上。
該公司宣稱,他們的稀土礦是“世界最高濃度”的富礦之一,濃度達到7%,而其他的稀土礦一般含量只有0.1%至4%。
在精鍊方面,芒廷帕斯礦稀土公司(MP Materials)希望啟動“分離”元素的進程 -- 岩石由一組稀土組成,必須通過化學程序將其分離 -- 然後預計在2025年開始製造自己的磁鐵-- 從分離階段過渡到可直接用於工業的產品 -- 這兩個階段目前都是由中國負責。
其他的採礦項目也正在出現,特別是澳洲Lynas集團參與的項目,該集團在美國贏得多個合同,包括五角大樓支持其在德克薩斯州用於軍事工業的精鍊廠。
循環利用
在歐洲,歐洲原材料聯盟(EIT RawMaterials)負責人伯恩德·謝弗(Bernd Schäfer)在6月初的一次會議上說,一個旨在列出歐洲優先事項的"行動計畫"將在“未來幾天”提交給歐盟委員會。
總部設在倫敦的Roskill諮詢公司的電池和電動汽車專家大衛-梅里曼(David Merriman)說:”在礦藏方面,歐洲沒有天賜優勢,所以歐洲的原材料或半精製材料不得不依靠進口。未來歐洲將成為一個精鍊或回收的基地。
歐洲原材料聯盟負責人伯恩德·謝弗說,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,中國應該繼續從其主導地位獲得利益。
歐洲的前景是:“到2030年,20%至30%的磁鐵需求可能從非洲大陸獲得,而現在非洲這方面還幾乎是零”。他說,如果確定的項目能夠實施,那全拜回收利用所賜。
不管是不是時間上的巧合,加快解決這些問題的意願,是在地球經歷半導體短缺的時候出現的。半導體產品大多在亞洲生產,是從電腦到汽車,所有含電子產品的基本組成部分。
MP材料公司一位發言人告訴法新社,“這場危機讓製造商們開始反思生產鏈和脆弱性”。他透露,歐洲多個風能和汽車工業集團已經跟他的公司接觸了。他說,"在未來五年內,永磁體將佔據類似半導體的地位,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"。
文章來源:RFI
© 2021
© 2021